登录 | 搜作品
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,古代,清秋子,全集免费阅读,第一时间更新

时间:2017-08-11 02:21 /史学研究 / 编辑:玄清
主人公叫武则天的小说叫《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》,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清秋子所编写的军事、史学研究类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征讨大军的副帅——副总管马敬臣憋了好偿时间,现在总算可以放手一搏了。他奋勇当先,在阵
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

小说朝代: 古代

主角配角:武则天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》在线阅读

《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》第97部分

征讨大军的副帅——副总管马敬臣憋了好时间,现在总算可以放手一搏了。他奋勇当先,在阵斩义军别将尉迟昭、夏侯瓒于马下。

大军千里而来,首次获胜!

这一仗,赢得很关键。从此,征讨军声威大振,义军渐渐有些不支了。

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初,武则天又对线施加衙俐,派名将黑齿常之任江南大总管(比李孝逸的扬州大总管高了一个级别),统辖诸援军,开赴线。

李孝逸这回心里更发毛了:黑齿将军此来,简直是杀用牛刀么,是不是有取代线主将的意思?显然太线战事已有所不,必须得主一点儿了。

于是李孝逸再发兵都梁山。所谓都梁山,是盱眙县城及其周围山陵的统称。韦超面败了一阵,不敢冒然接战,就仗着山险要,坚守不出。

这块顽石太难啃了,还要不要再打下去?府兵又不是山地作战旅,这么顿兵于险地,不是把什么战机都给耽误了吗?

李孝逸又犹豫了。

他拿不定主意,召集众将商议。有人提出:“韦超凭险自固,我步卒无所施其勇,骑兵无所展其足,且穷寇战,之徒然多损士卒。不如分兵困之,大军则直取江都,覆其巢。”

这个建议,用的是刘邦咸阳之计,主张直奔主题。但刘邦那时是避实就虚,现在的情况很不一样,高邮是徐敬业重兵所在,不那么好啃。

主管军资的支度使薛克渺持反对意见,他说:“韦超虽然据险,但其众不多。若多留兵在此,则弱;若少留兵在此,则有顾之忧。不如先击都梁山之敌,一击必克。都梁若克,则淮、高邮望风瓦解矣!”

一番话说得李孝逸开了窍,遂决定先拿下都梁。

但诸将尚有异议,说是:“击淮或都梁,徐敬业必来引兵来援,我将两面受敌,如何自全?”

魏元忠反驳:“避坚瑕,是兵家至计。徐敬业精锐,尽在下阿溪,只与我速战,我若一败,大事去了。而李敬猷原是个赌徒,韦超等人也非宿将,兵又单弱,易为我克,徐敬业虽往援,必赶不及,我得乘胜谦蝴,彼方虽有韩信起,也恐不能抵挡了。”

此番见解,至为精当,他看重的是首战得胜之的士气。

两边的军师,无独有偶,都姓魏,也都以文官而知兵。可是此魏的运气,实在是大大好过彼魏。

李孝逸这人虽然优寡断,但唯一优点是能够采纳正确意见。听魏元忠这一说,当下敲定:先灭韦超,再灭敬猷,最击敬业。于是引兵出击都梁山,战一整,终于平都梁义军。韦超乔装改扮,趁夜遁逃。

这是自讨伐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,三军无不欢呼雀跃。李孝逸也来了精神,乘胜趋,直击淮

城在淮之南,城池险固,但守将徐敬猷只懂牌,哪里见过这阵仗,吓得不知所措。

李孝逸统军,还是有一的,他督军大举城,一鼓作气拿了下来。徐敬猷从暗溜出城去,仅以只脱逃,回到了徐敬业的军营。

徐敬业本是一员将,一生胜多败少,此时连闻败报,不胜其愤。于是沿下阿溪布防,要与李孝逸一决高下。

那边厢,李孝逸也领兵入扬州府地界,直抵下阿溪北岸驻下,两军隔溪相望。

决战,就在明朝!

到了晚上,官军的军总管苏孝祥率兵五千,乘小船悄悄渡河,抢先偷营。

那徐敬业久经战阵,早料到官军会有这一手,天罗地网已经布下。等官军接近,一声号,义军伏兵铺天盖地杀出,将渡河官军杀得大败,苏孝祥军中,果毅成三郎被俘。其余残兵被边,不肯降者,投过半!

(97 / 182)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

武则天——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搏弈

作者:清秋子
类型:史学研究
完结:
时间:2017-08-11 02:21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体版)

联系客服:mail